
慢性鼻炎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在症状表现、鼻腔检查、病程发展、治疗方式上存在不同。
1. 症状表现:慢性单纯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间歇性、交替性鼻塞,白天、夏季、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时加重,还伴有少量黏液性鼻涕。慢性肥厚性鼻炎则是持续性鼻塞,程度较重,鼻涕不多但黏稠,常伴有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等。
2. 鼻腔检查:慢性单纯性鼻炎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以下鼻甲最为明显,表面光滑,富有弹性,用麻黄碱滴鼻液后,鼻甲黏膜收缩明显。慢性肥厚性鼻炎鼻腔检查可见下鼻甲黏膜肥厚,呈暗红色或紫红色,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葚状,触之硬实,弹性差,对麻黄碱滴鼻液不敏感,收缩不明显。
3. 病程发展:慢性单纯性鼻炎若病情较轻,及时治疗干预,可较快恢复,若病情反复,可能逐渐发展为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多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病程较长,病变较为顽固。
4. 治疗方式:慢性单纯性鼻炎以药物治疗为主,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等,同时可配合鼻腔冲洗等物理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多需结合手术治疗,如鼻甲部分切除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等。
日常需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刺激性物质,如花粉、灰尘、化学气体等。若出现鼻腔不适症状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