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息肉与鼻甲肥大在病因、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上存在不同。
1. 病因:鼻息肉多由中鼻道窦口复合体的通气引流障碍、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感染、过敏等因素引发;鼻甲肥大常因长期的炎症刺激,如慢性鼻炎、鼻窦炎,或鼻腔结构异常、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等导致。
2. 症状:鼻息肉主要症状为渐进性鼻塞,可伴有流涕、嗅觉减退、头痛等;鼻甲肥大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也可有流涕、鼻痒、打喷嚏等症状。
3. 体征:鼻息肉在鼻腔内可见灰白色、荔枝肉样新生物,表面光滑,质地柔软,一般不易出血;鼻甲肥大时可见鼻甲黏膜充血、肿胀,下鼻甲前端和后端可呈结节状或桑葚状。
4. 影像学表现:鼻息肉在鼻窦CT上多表现为鼻腔或鼻窦内软组织密度影,边界较清晰;鼻甲肥大在CT上主要显示鼻甲骨质增生、肥厚。
5. 治疗方式:鼻息肉较小且症状不严重时,可先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喷鼻等,药物治疗无效或息肉较大时需手术;鼻甲肥大以保守治疗为主,如使用鼻喷激素、减充血剂等,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
日常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刺激性物质,如花粉、尘螨、烟雾等。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若患有鼻腔疾病,应积极治疗,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