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透病人水肿可通过调整腹透方案、控制水分摄入、使用利尿剂、改善营养状况、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 调整腹透方案:对于腹透病人水肿,调整腹透方案是常见方法。通过改变腹透液的浓度、交换次数和留腹时间等,能更好地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浓度较高的腹透液可增加渗透压,促进水分从组织间隙进入腹腔被排出。比如适当增加交换次数,能更频繁地进行物质交换,提高对水分的清除效率,从而减轻水肿。
2. 控制水分摄入:严格控制水分摄入对腹透病人水肿治疗很关键。减少不必要水分的摄入,可避免体内液体进一步潴留加重水肿。根据每日的尿量和腹透超滤量来合理安排饮水量,一般会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过多饮水会使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控制水分摄入可有效缓解水肿情况。
3. 使用利尿剂:遵医嘱使用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螺内酯胶囊等利尿剂,能促进肾脏对水分和电解质的排泄。利尿剂作用于肾脏的不同部位,抑制肾小管对电解质的重吸收,从而增加尿液生成,使体内多余水分排出体外。对于腹透病人,合理使用利尿剂可辅助腹透治疗,进一步减轻水肿症状。
4. 改善营养状况:腹透病人水肿可能与低蛋白血症有关,改善营养状况能缓解水肿。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尤其是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蛋类等,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组织间隙中的水分回流到血管内。同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功能,有助于减轻水肿。
5. 手术治疗:当其他保守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进行腹膜透析导管调整或更换手术,若导管位置不当影响腹透效果导致水肿,通过调整导管位置可恢复正常的腹透功能,更好地清除水分。或进行肾脏移植手术,从根本上改善肾脏功能,解决因肾功能不全导致的水肿问题,但手术风险和后续护理需谨慎对待。
腹透病人日常要密切关注体重、水肿变化情况,定期复查。饮食上遵循低盐、优质蛋白原则,避免食用高盐、高水分食物。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进行腹透操作和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腹透液用量或停药,保持良好心态和规律作息,以利于水肿的控制和病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