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大脾大门脉高压可由肝硬化、肝静脉阻塞综合征、布加综合征、血吸虫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引起。
1.肝硬化:各种病因长期作用导致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肝脏血液循环途径改建,门静脉回流受阻,压力升高,进而出现肝大脾大及门脉高压,常见病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2.肝静脉阻塞综合征:肝静脉或其开口以上的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使肝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肝窦淤血、扩张,肝脏肿大,进而引起门脉高压,脾静脉回流受阻致脾大。
3.布加综合征:肝静脉和或其开口以上的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造成肝静脉、下腔静脉回流障碍,产生肝大、脾大、腹水及门脉高压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4.血吸虫病:血吸虫虫卵沉积在肝脏汇管区,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窦前性门脉高压,脾脏因长期淤血而肿大,肝脏也可因虫卵沉积及纤维组织增生而增大。
5.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病变累及肝脏血管时,可导致肝内动静脉瘘形成,门静脉压力升高,引起肝大脾大及门脉高压。
出现肝大脾大门脉高压情况,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上遵循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原则,避免食用粗糙、坚硬食物以防消化道出血。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检查和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