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胳膊肘有点错位可能是运动损伤、外力撞击、关节疾病、先天性关节发育异常、姿势不良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复位、固定、康复训练等。
1. 运动损伤:在进行剧烈运动如篮球、足球等过程中,胳膊肘突然受到过度的扭转、拉伸等暴力作用,导致关节错位。对于轻度错位,可在专业医生操作下进行手法复位,复位后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胳膊肘,限制活动促进恢复。同时遵医嘱服用三七伤药片、云南白药膏、跌打丸等药物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2. 外力撞击:意外摔倒时胳膊肘着地,或受到重物直接撞击,强大的外力可使肘关节的正常结构破坏,引起错位。应尽快就医,医生根据情况进行复位,必要时手术切开复位。术后需固定,遵医嘱服用布洛芬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缓解疼痛。
3. 关节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关节疾病,会使关节软骨、韧带等结构受损,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引发错位。先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遵医嘱服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药物。同时根据错位情况进行复位和康复治疗。
4. 先天性关节发育异常:肘关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关节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错位。通常需要手术矫正畸形,恢复关节正常结构。术后配合康复训练,遵医嘱服用接骨七厘片、仙灵骨葆胶囊、骨肽片等促进骨骼愈合。
5. 姿势不良: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姿势,如长时间伏案且胳膊肘姿势不当,会使肘关节受力不均,逐渐导致关节错位。要及时纠正不良姿势,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伸展、旋转等活动。可配合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促进恢复。
日常要注意保护胳膊肘,避免再次受伤。固定期间按要求进行适度的肌肉收缩活动,防止肌肉萎缩。拆除固定后,循序渐进地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定期复查,了解恢复情况,严格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