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血液检查项目有血常规、生化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血型鉴定、传染病筛查等。
1. 血常规:通过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类细胞进行计数和分析,可了解红细胞的数量、形态及血红蛋白含量,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明确白细胞的分类和计数,辅助诊断感染类型;掌握血小板数量及相关参数,评估止血和凝血功能。
2. 生化检查:涵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多项指标。肝功能检查能反映肝脏的代谢、合成等功能;肾功能检查有助于了解肾脏的排泄和滤过功能;血脂检查可监测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平,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血糖检查则用于筛查糖尿病等血糖异常情况。
3. 凝血功能检查:主要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用于评估机体的凝血功能,对诊断出血性疾病、监测抗凝治疗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
4. 血型鉴定:确定血型类别,包括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在输血、器官移植、母婴血型不合等情况中至关重要。
5. 传染病筛查:常见的有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相关指标检测,可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病感染,对于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医疗安全有重要作用。
进行常规血液检查前,应注意保持正常作息和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检查时需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操作。检查后若结果出现异常,不要过度紧张,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进一步检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