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卧床的病人需要注意皮肤护理、体位变换、呼吸道护理、饮食调节、心理关怀等。
1. 皮肤护理:由于长期卧床,身体局部皮肤持续受压,血液循环不畅,易引发压疮。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检查皮肤状况,尤其是骨突处,如骶尾部、足跟、肘部等,可使用减压床垫、气垫等辅助器具减轻压力。
2. 体位变换:定时为病人翻身,一般每2小时一次,防止同一部位长期受压。变换体位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拖、拉、拽等动作损伤皮肤,同时可根据病情调整合适体位,如半卧位利于呼吸和防止坠积性肺炎。
3. 呼吸道护理:卧床病人呼吸活动受限,痰液易积聚,要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定时为病人拍背,从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拍,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
4. 饮食调节: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果等,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便秘。同时要注意饮食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5. 心理关怀:长期卧床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家属和医护人员要多与病人沟通交流,给予关心和鼓励,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卧床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日常要全面关注各方面细节,严格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护理操作,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促进身体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