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抑制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出血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
1. 病情观察:密切监测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变化,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计数,了解骨髓抑制程度,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发热、乏力、头晕、皮肤瘀点瘀斑等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通知医生处理。
2. 预防感染:保持病房环境清洁、空气流通,定期消毒。限制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保持口腔、皮肤、肛周清洁,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3. 出血护理:观察患者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血尿、便血等出血倾向,避免患者剧烈活动及碰撞,防止受伤。若出现出血,根据出血部位采取相应止血措施,如鼻出血时可压迫止血,严重出血及时报告医生。
4. 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鼓励患者多进食,必要时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补充。
5. 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骨髓抑制相关知识,缓解其焦虑、恐惧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日常要让患者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保暖,防止着凉。饮食上遵循营养均衡原则,按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与护理方案,确保患者能顺利度过骨髓抑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