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湿性坏疽是心血管科常见疾病,该种疾病主要发生在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人身上。得此病后,患者会有肢体远端缺血等症状表现,这种疾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血塞通和青霉素G。很多人对于下肢湿性坏疽的诊断方法都不了解,下面给大家详细叙述。
下肢湿性坏疽的诊断方法如下:
1.体格检查诊断: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测量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检查是否有皮肤颜色变化,如果得了下肢湿性坏疽,患者的皮肤颜色会发棕、发黑。也可以观察皮肤组织是否有肿胀、褶皱、疼痛等表现,对于疾病的初步判断有帮助。
2.踝肱指数测定诊断:该种测定方法是最基本的无损伤血管检查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可重复检查,能够初步的评估动脉硬化以及肢体缺血的严重程度。
3.超声检查诊断:通过二维超声检查能够测量内中膜的厚度以及斑块大小,明确斑块的性质,能够有效的确定湿性坏疽部位和严重程度。
4.创面分泌物培养检查诊断:下肢湿性坏疽一般都会有比较严重的感染情况,可以进行分泌物培养观察,从而鉴别感染病菌种类,便于更好的选用合适的药物。
下肢湿性坏疽的诊断方法如上所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该病确诊后,要及时治疗,该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青霉素G,它是一种抗生素,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能够有效的防止细菌感染,帮助清除细菌。也要给患者适当的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比如血塞通,它能够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对于下肢组织缺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