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出现脚底疼痛的现象,这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症状。如果疼痛发生在长时间走路之后,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适当休息可自行缓解。如果疼痛表现为针刺药,或者比较剧烈,无法自行缓解,有可能是病理性的,需要进行相关的治疗。那么脚后跟刺痛针扎的感觉怎么回事呢?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1.足底脂肪垫萎缩。足底脂肪垫具有吸收震荡的作用,能够发挥保护的作用。随着年龄不断增大,足跟脂肪垫会逐渐萎缩,平时站立或行走时就会出现疼痛症状,疼痛主要是深部痛,没有放射性,集中在跟骨中央处。
2.足底筋膜炎。脚后跟刺痛也可能是足底筋膜炎造成的,这种病与长期劳损有关,属于无菌性炎症,疼痛更为剧烈。患者早起时疼痛比较严重,上下楼梯时疼痛较为剧烈。如果疼痛持续超过两周,且没有缓解的趋势,应立刻前往医院就医。患者可以先接受保守治疗,通过服用药物和物理治疗来改善疼痛。
3.跟骨骨刺。跟骨骨刺多见于中老年群体,严重时会导致撕裂样疼痛,患者走路时脚跟不能着地,甚至出现间歇性跛行。如果情况比较严重,患者可以接受针刀治疗。
以上是脚后跟刺痛针扎的几个原因,包括足底脂肪垫萎缩、足底筋膜炎和跟骨骨刺等。这几种病都需要引起重视,如果疼痛比较严重,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改善,必要时需接受手术。患者平时要注意足底保护,不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要选择合适的鞋子。如果伴有炎症症状,比如肿胀、发热等,可以注射固醇混合液进行局部治疗。如果患者有肥胖问题,为了减轻足跟压力,一定要积极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