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息肉不治的危害有影响咀嚼能力、反复牙龈出血、诱发牙周炎、造成邻牙龋坏、继发根尖周炎等。具体分析如下:
1.影响咀嚼能力:一般是建立在龋齿基础上出现的增生性息肉,与食物长期嵌塞、患牙缺损处反复摩擦牙龈组织有关。牙龈息肉可导致牙齿咬合异常,并影响食物正常咀嚼,导致食物无法被充分咀嚼、不能与唾液混合在一起,进而影响消化功能。
2.反复牙龈出血:牙龈息肉就是牙龈乳头向龋洞增生所形成的息肉样物体,表面较为柔软、质地较为脆弱,患者容易反复牙龈出血,特别是在进食较为坚硬的食物、刷牙过程中容易出血。
3.诱发牙周炎:牙龈息肉破裂出血、食物嵌塞滋生细菌等,都可能会导致该疾病。主要是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通常会累及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等组织。典型症状为局部疼痛、反复出血、牙龈红肿、牙周袋形成等。
4.造成邻牙龋坏:牙龈息肉容易造成食物嵌塞,且会影响局部牙齿清洁。邻近牙齿有大量食物残渣、滋生细菌,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邻牙龋坏。且牙周炎也容易累及邻牙,并出现牙齿松动移位、咀嚼无力、龋坏等症状。
5.继发根尖周炎:牙龈息肉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诱发牙根尖组织的急性或慢性感染,继而发展为根尖周炎。初期表现为患处轻度疼痛、牙齿伸长感,随着病情出现发展,可形成根尖肉芽肿、根尖周脓肿或囊肿。
建议出现牙龈息肉后,尽早去专业医院进行检查,观察患牙有无保留价值,并结合实际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必要时可考虑拔除牙齿。在疾病治疗和恢复期,应注意口腔清洁卫生,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避免吃坚硬且难咀嚼的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