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副作用一般包括过敏、腹泻、脾胃虚寒、肝肾功能损伤、中毒等。芦荟禁忌一般包括体质虚弱者、肠燥便秘者、孕妇、哺乳期妇女、体质过敏者等。如使用后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诊断,遵医嘱改善。
一、副作用:
1.过敏:芦荟属于一种中药材,如果患者对芦荟过敏,服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恶心、呕吐等过敏反应,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2.腹泻:芦荟性寒,具有泻下通便的功效,如果患者过量服用,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受到刺激,引起腹泻的症状。如果腹泻的症状比较严重,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3.脾胃虚寒:芦荟性寒,脾胃虚寒的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加重病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脾胃虚寒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小建中颗粒、附子理中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4.肝肾功能损伤:芦荟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如果患者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草酸含量升高,从而加重肝肾负担,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肝肾功能损伤的情况。因此,患者在服用芦荟时需要注意适量,不可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5.中毒:芦荟中含有丰富的芦荟素、蒽醌类物质以及多种有机酸,如果患者过量服用,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有机酸含量升高,从而引起中毒的情况。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禁忌:
1.体质虚弱者:如果在过量服用芦荟后,可能会导致胃肠的反应,引起恶心呕吐的症状。
2.肠燥便秘者:芦荟通便的作用主要通过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然而,对于已经肠燥便秘的人,芦荟可能会加重症状,导致便秘更加严重。
3.孕妇:芦荟有润肠、通便的功效,通常在大量服用后,可能会导致肠壁引起盆腔内的器官处于充血的状态,而且还会出现明显的腹痛情况,所以要避免服用。
4.哺乳期妇女:妇女在哺乳期食用芦荟,芦荟中的成分会通过乳汁对婴儿稚嫩的胃肠黏膜造成一定的损害,从而引起呕吐和腹泻的症状。因此,哺乳期妇女不适宜吃芦荟。
5.体质过敏者:一些体质过敏者食用芦荟或者芦荟相关的产品后,会出现皮肤红肿刺痛、瘙痒以及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的症状,出现此类症状的人不适宜食用芦荟及相关芦荟产品。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芦荟,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