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通常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等类型。
1.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精神和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通常起病缓慢,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还可能并发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
2.继发性高血压:由某些特定疾病或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常见的病因包括肾实质性高血压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肾血管性高血压如肾动脉狭窄等、内分泌性高血压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这些疾病或原因通过影响肾脏、血管、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导致血压升高,其血压升高的程度和特点往往与原发病有关,在治疗上除了控制血压外,还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同时,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