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虚是指肝脏气血、阴液不足或功能减退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肝虚主要包括肝阴虚和肝血虚。肝阴虚是指肝阴不足,虚热内生,表现为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面部烘热或颧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或胁肋隐隐灼痛或手足蠕动等症状。肝血虚则是指肝脏血液亏虚,导致机体失养,出现头晕眼花、视力减退或夜盲、肢体麻木、关节拘急、手足震颤、肌肉瞤动、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爪甲不荣、面白无华、舌淡、脉细等症状。
引起肝虚的原因较多,如久病耗伤、情志不遂、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度劳累、不良的饮食习惯等都可能导致肝脏的气血、阴液损耗,从而引起肝虚。
对于肝虚的调理,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可适当多食用一些具有养肝作用的食物,如枸杞、猪肝、菠菜等。如果出现肝虚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关注肝脏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和改善肝虚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