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堵心慌可能是剧烈运动、情绪波动、过度劳累、心脏神经官能症、贫血等因素导致,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适当休息、调节情绪、补充营养等。
1. 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身体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担加重,会出现心理堵心慌的感觉。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一般通过适当休息,让身体逐渐恢复平静,心跳和呼吸恢复正常,症状便可缓解。比如运动后原地慢走几分钟,再坐下休息,喝少量温水。
2. 情绪波动:当人处于焦虑、紧张、愤怒等强烈情绪中,体内激素水平改变,会影响心脏功能,引发心理堵心慌。此时要学会调节情绪,可通过深呼吸,慢慢地吸气再缓缓呼气,重复几次;也可以听舒缓的音乐,放松身心,转移注意力,使情绪逐渐平稳。
3. 过度劳累:长期过度劳累,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心脏持续高负荷工作,容易出现不适。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工作间隙适当活动身体,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缓解身体疲劳。
4. 心脏神经官能症:这是一种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疾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安神补心胶囊。同时要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精神刺激,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5. 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导致氧气输送不足,心脏需要更努力工作来维持身体需求,从而出现症状。饮食上多吃富含铁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红枣、菠菜等。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颗粒、右旋糖酐铁分散片。
日常要保持规律生活,避免不良情绪和过度劳累,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身体状况,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