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太罗(罗格列酮)是胰岛素增敏剂,临床使用胰岛素增敏剂都属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的作用器官(靶器官)――主要是骨骼肌,脂肪组织及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反应性降低或丧失,因而正常数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应,或者说要达到正常生理效应需要高于正常数量的胰岛素,这种现象被称为胰岛素抵抗.出现胰岛素抵抗时,胰岛B细胞往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弥补胰岛素作用能力的不足,从而保证血糖水平正常.久而久之,B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的分泌代偿能力下降,就会出现糖耐量损害,直至发展为2型糖尿病.
胰岛素增敏剂的适用人群
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应针对其病因,注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尤其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较重,胰岛素增敏剂更为适合.对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病程比较短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增敏剂单药治疗便可收到较好疗效,维持治疗的效果也非常好.有研究表明,在2型糖尿病早期使用罗格列酮治疗可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长期达标提供益处.如果2型糖尿病病程偏长,不仅有胰岛素抵抗,内生胰岛功能也比较差,就需要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可以联合磺脲类或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也可以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罗格列酮推荐剂量4~8毫克/日,吡格列酮推荐剂量15~45毫克/日.
提示:胰岛素增敏剂只是使机体细胞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仅在胰岛B细胞功能尚存的情况下发挥作用,不宜用于胰岛素绝对缺乏的1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增敏剂的不良反应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能引起体重增加和周围性水肿.水肿的发生率为4%~6%,而安慰剂或其他降糖药物治疗组水肿的发生率为1%~2%.水肿可能会诱发心力衰竭.因此FDA在处方信息中提出了该方面的警告.对于既往心衰的患者处方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时,应慎重考虑.因此建议对老年人及心脏功能不好的人,避免使用该类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后引起轻度稀释性贫血较为常见,但可能没有临床意义.另有报道该类药物可引起老年女性患者骨量减少,肢体骨折发生率增加.因此,具有骨折危险的女性患者,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应充分考虑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这一不良影响.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