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是腰椎坚硬,腰肌劳损,不能正常弯腰扭腰和后仰。向前弯身双手手掌刚过膝盖,双脚就开始发抖无法继续下压。也有时候感觉胸口痛,用手指压正中胸骨的时候感觉到刺痛,非常难受。
可能在12岁的时候学跳水扭到腰,当时的情况是下半身没有了知觉,然后在别人的帮助下回到岸上拍打腰背几分钟后,双腿慢慢发麻,麻痹过后就有了感觉。之后以为没什么大碍也没在意了,直到我上初一开始出现左脚脚腕无名肿痛,当时也不是持续疼痛,是断断续续的疼痛,初三后开始蔓延到脚关节,脚关节硬化不能迈步,只能一瘸一拐,同样也是断断续续,有时正常有时坏,持续了三年时间。期间都没有接受治疗,只是贴点药膏。高三期间到了盆骨也有问题了,盆骨的问题表现的是在晨起尾椎骨有松散的感觉好像这两条腿都不是自己的一样,使不上力。整条腰都僵硬。起床很费力气。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去年做过一次推拿、拔火罐、针灸,治疗期间明显好转,但是过后又开始慢慢的复发了。盆骨的炎症又开始复发。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应该如何避免治疗后继续复发?有没有比较好的锻炼方式,或者饮食方式推荐?对于环境会不会也有影响?
病情分析:
你好,你所述的症状可以选择针灸治疗,只是效果比较慢,还可以选择手术治疗,见效比较快,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
指导意见:
环境是没有影响的,做锻炼的话,我建议您做瑜伽锻炼,能够促进病情的恢复,祝您健康!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我们的腰椎?
腰痛是腰部受到积累性损伤的早期信号,长期慢性腰痛者大约有35%最终可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或者腰椎骨质增生症。因此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如何保护我们的腰椎显得尤为重要.
1.腰部长期承受超负荷的应力是引起慢性腰痛的主要原因,因此,这类人员平常应当加强对腰部的正确使用和保健。注意工作时腰部的正确姿势;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防止腰部受到外伤及寒冷等不良因素的刺激;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加强腰部肌肉锻炼。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缓腰部肌肉和椎间盘的劳损。
2.另外,弯腰搬重物、弯腰抱小孩、突然扭转腰以及在弯腰情况下强力后伸等动作都有可能损伤腰部的肌肉以及腰椎间盘。因此,如果搬抬重物时应当屈膝下蹲,身体向前靠,使重力分担在腿部肌肉上,减轻腰部的负担;同时,应当逐步加大用力,防止腰部的突然受力。这对于那些很少进行体力劳动的人尤其应当注意。
3. 已经有腰痛症状者,应减少工作量,适当休息;腰痛症状较重、发作频繁者,应当停止工作,绝对休息,而且,最好能够卧床休息。
4. 应避免长时间看电视。在较小的居室内,不宜将电视机放得过高,而自己坐在矮的凳子上看电视,这时腰背部后凸,头颈向后仰,对颈椎及腰部都是不利的。看电视时最好坐在沙发上或者靠背椅上,腰部也尽量放一个垫枕,顶住腰部。每天看电视结束时,应当以腰部不至于疲劳酸痛为宜。
5.睡觉的床铺应当选择硬板床或者在木板床上放较硬的席梦思等弹性卧具,睡觉时的姿势以双下肢稍屈曲位,以侧卧位为好。
平时尽量不要大幅度弯腰,可以常练习倒行(往后走)缓解椎间压力,不要干重活,尽量避免对腰部负荷较大的动作.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久坐久立后多活动一下,不跷二郎腿,不坐沙发和较矮的座椅,睡硬板床
病情分析:
主要症状是腰椎坚硬,腰肌劳损,不能正常弯腰扭腰和后仰。向前弯身双手手掌刚过膝盖,双脚就开始发抖无法继续下压。也有时候感觉胸口痛,用手指压正中胸骨的时候感觉到刺痛,非常难受。
指导意见:
你好,环境对腰肌劳损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腰部长时间遭受风寒,也可以引起慢性腰背部僵硬、疼痛。急性损伤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彻底,也会发展成慢性腰肌劳损。劳累后加重是慢性腰肌劳损的特点,根据你的需求给你介绍几种效果可靠又简便易行的康复锻炼方法:
1.腰部前屈后伸运动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两手叉腰,作好预备姿势。然后做腰部充分前屈和后伸各四次,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2. 腰部回旋运动
姿势同前。腰部作顺时针及道时针方向旋转各一次,然后由慢到快,由大到小,顺、逆交替回旋各八次。
3.“拱桥式”
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五点支撑)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头后部为支点进行练习。反复锻炼20~40次。
4. “飞燕式”
俯卧床上,双臂放干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不要使肘和膝关节屈曲,要始终保持伸直,如飞燕状。反复锻炼 20~40次。
以上方法于睡前和晨起各做一次。
以上是对“如何有效纠正生理弯曲”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急性腰扭伤应积极治疗,安心休息,防止转成慢性。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