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大量放腹水主要与诱发感染、导致电解质紊乱、引起血压下降、引发肝性脑病、造成蛋白质丢失等有关。
1. 诱发感染:大量放腹水时,若操作不当,外界细菌等病原体易侵入腹腔,引发腹腔感染,如腹膜炎等,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增加治疗难度与患者痛苦。
2. 导致电解质紊乱:腹水中含有多种电解质成分,大量放腹水会使体内钾、钠、氯等电解质大量丢失,打破体内电解质平衡,影响心脏、神经等多个系统正常功能,出现心律失常、乏力等症状。
3. 引起血压下降:快速大量放腹水会使腹腔内压力骤减,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进而导致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引发休克,危及生命。
4. 引发肝性脑病:大量放腹水可能导致肠道内氨等有害物质吸收入血增加,而肝脏解毒功能有限,易诱发肝性脑病,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症状。
5. 造成蛋白质丢失:腹水中含有一定量蛋白质,大量放腹水会使蛋白质丢失过多,导致患者低蛋白血症加重,引起水肿等一系列问题。
日常要多关注自身身体状况,若存在腹水相关疾病,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和护理,切不可自行随意处理,以免对身体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积极配合治疗以促进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