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程度、肿胀情况、活动受限、畸形表现、骨擦音或骨擦感是判断扭伤还是骨折的关键要点。
1. 疼痛程度:扭伤通常是局部的酸痛或胀痛,疼痛相对较轻,在活动或按压受伤部位时疼痛会加重,但一般在可忍受范围内。骨折则会引发剧烈疼痛,疼痛往往难以忍受,甚至可能使人出现冷汗、头晕等不适症状。
2. 肿胀情况:扭伤后肿胀多在受伤后数小时逐渐出现,程度相对较轻,范围一般局限于受伤部位周围。骨折导致的肿胀出现迅速且较为严重,范围可能较大,甚至会蔓延至整个肢体部分。
3. 活动受限:扭伤后关节或肢体仍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活动,只是活动时疼痛会加剧,受限程度相对较小。骨折后受伤部位基本无法正常活动,强行活动可能会导致疼痛急剧增加,还可能造成二次损伤。
4. 畸形表现:扭伤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畸形,外观基本保持正常。骨折时由于骨骼的连续性被破坏,受伤部位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畸形,如肢体缩短、成角、旋转等异常形态。
5. 骨擦音或骨擦感:扭伤不会出现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时,若移动受伤肢体,有时能感觉到骨折断端相互摩擦产生的骨擦音或骨擦感,这是骨折特有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热身,运动时选择合适的场地和装备,避免意外受伤。一旦发生疑似扭伤或骨折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活动并进行简单固定,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诊断,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切不可自行盲目判断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