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得了骨软骨瘤可通过定期观察、药物辅助、物理治疗、中医调理、手术切除等方法治疗。
1. 定期观察:对于无症状且瘤体较小的小儿骨软骨瘤,定期观察是常见的处理方式。因为部分骨软骨瘤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不会持续增大或产生不良影响。医生通常会安排定期的影像学检查,如 X 光、CT 等,来监测骨软骨瘤的大小、形态变化。若在观察期间瘤体无明显改变,且小儿无不适症状,可继续保持观察,避免过度治疗给小儿带来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2. 药物辅助:在某些情况下,可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小儿骨软骨瘤。比如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胶囊,遵医嘱用药,这些药物能缓解因骨软骨瘤可能引发的局部疼痛症状。其原理是通过抑制体内的炎症介质产生,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止痛效果。同时,一些促进骨骼修复的药物如维生素 D 滴剂、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等,遵医嘱服用,有助于维持骨骼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增强骨骼的健康,一定程度上可能对骨软骨瘤的发展起到延缓作用。
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对小儿骨软骨瘤也有一定帮助。例如热敷,通过热传递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能缓解因瘤体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的不适。还可采用按摩手法,由专业人员轻柔按摩瘤体周围肌肉,放松肌肉紧张状态,减轻局部压力。另外,适当的康复锻炼,如针对患病部位关节的屈伸活动等,能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减少因骨软骨瘤可能导致的关节功能受限情况,促进小儿身体的恢复。
4. 中医调理:中医可通过中药内服和外敷等方式调理小儿骨软骨瘤。中药内服方面,根据小儿的具体体质和病情,医生会开具一些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功效的方剂,如小金丸、内消瘰疬丸、夏枯草膏等,遵医嘱服用,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改善局部的病理状态。中药外敷则是将一些特制的药膏敷于瘤体部位,如金黄膏、消瘤膏等,通过皮肤渗透作用,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到消肿止痛、软坚化结的效果,辅助改善骨软骨瘤的症状。
5. 手术切除:当骨软骨瘤较大,压迫周围重要血管、神经,影响肢体正常功能,或有恶变倾向时,需进行手术切除。手术直接将骨软骨瘤完整切除,从根本上解决瘤体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和潜在的恶变风险。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确保术后小儿肢体功能能最大程度恢复。术后还需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帮助小儿恢复肢体力量和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
小儿患骨软骨瘤后,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患病部位,防止瘤体受到外力刺激而加重病情。同时,要保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的食物,促进骨骼健康。家长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带小儿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