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完第二天肌肉酸痛可能是乳酸堆积、运动强度过大、肌肉拉伤、运动姿势不正确、缺乏热身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休息、按摩、热敷、调整运动方式等。
1. 乳酸堆积:运动时身体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当乳酸在肌肉中堆积,就会引起肌肉酸痛。这是较为常见的原因。一般通过适当休息,让身体自然代谢乳酸,酸痛感会逐渐减轻。也可进行温和的拉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乳酸排出。还能对酸痛部位进行热敷,每次15 - 20分钟,每天3 - 4次,帮助缓解肌肉紧张。
2. 运动强度过大:突然增加运动强度,超出肌肉的承受能力,易导致肌肉酸痛。应适当降低运动强度,给肌肉足够的恢复时间。可进行轻柔的按摩,从酸痛部位的周边向中心轻轻揉捏,力度适中。同时,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橙子等,助力肌肉修复。
3. 肌肉拉伤:运动过程中用力过猛或姿势不当,可能造成肌肉拉伤引发疼痛。轻度拉伤可先冷敷,每次15 - 20分钟,每天3 - 4次,减轻肿胀和疼痛。48小时后改为热敷。遵医嘱用药,如云南白药膏、红花油、三七伤药片,促进拉伤部位恢复。严重拉伤需及时就医。
4. 运动姿势不正确:错误的运动姿势会使肌肉受力不均,产生酸痛。要及时纠正运动姿势,可请教专业教练指导。进行针对性的肌肉训练,增强薄弱肌肉的力量,使肌肉受力平衡。还可通过泡沫轴放松,在酸痛部位缓慢滚动,缓解肌肉紧张。
5. 缺乏热身:运动前没有充分热身,肌肉突然进入高强度运动状态,容易出现酸痛。之后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热身,如快走、动态拉伸等,让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活动。运动后进行静态拉伸,保持每个拉伸动作15 - 30秒,帮助放松肌肉。日常饮食中多摄入富含钙、镁等矿物质的食物,增强肌肉功能。
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要根据具体病因采取合适的措施。若酸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日常运动要循序渐进,做好热身和拉伸,避免过度运动,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运动带来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