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药需注意药材处理、煎药器具、加水量、火候控制、煎药时间等。
1. 药材处理:在煎药前,需将药材进行简单处理,把一些较大的块状药材适当掰开或碾碎,以便有效成分更好地煎出。同时,要去除杂质、洗净泥沙,但不宜长时间浸泡冲洗,以免部分有效成分流失。
2. 煎药器具:最好选用砂锅、瓦罐,它们受热均匀,性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避免使用铁锅、铝锅等金属器具,金属可能与中药成分发生反应,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有害物质。
3. 加水量:加水量要根据药材的种类、数量以及煎药的剂量来确定。一般来说,将药材放入锅中,加水没过药材表面2 - 3厘米即可。质地疏松、吸水性强的药材可适当多加水;质地坚硬、密度大的药材则可少加一些水。
4. 火候控制:先用大火将药水烧开,使药物成分快速溶解出来,然后转小火慢煎,让药物成分充分煎出并浓缩。大火煎药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水分蒸发过快,药物煎糊。
5. 煎药时间:不同的中药煎药时间不同。一般的感冒药、解表药,头煎15 - 20分钟,二煎10 - 15分钟;滋补类中药,头煎30 - 40分钟,二煎20 - 30分钟。具体时间还需参考医生的建议。
煎中药时要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以确保药效充分发挥。日常煎药过程中要多留意细节,若对煎药有任何疑问,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遵循他们的专业指导,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