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和颈椎病在发病原因、症状表现、疼痛部位、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上存在不同。
1. 发病原因:肩周炎主要因肩部软组织退行性变、慢性劳损等导致肩部周围软组织不明原因自限性无菌性炎症反应;颈椎病多由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迫引起。
2. 症状表现:肩周炎以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尤其是外展、上举、后伸等动作,后期可能出现肩部肌肉萎缩;颈椎病症状多样,除颈部疼痛外,还可能伴有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严重时会出现头晕、视力模糊、行走不稳等。
3. 疼痛部位:肩周炎疼痛集中在肩部周围,以肩峰下、三角肌止点处明显;颈椎病疼痛主要在颈部,可沿神经走行放射至上肢、手部。
4. 影像学检查:肩周炎X线可能显示肩部骨质疏松等,MRI可发现肩部软组织损伤;颈椎病X线能看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骨质增生等,CT可更清晰显示骨骼结构,MRI对脊髓、神经受压情况诊断价值高。
5. 治疗方法:肩周炎以保守治疗为主,如物理治疗、功能锻炼、药物止痛等,严重时可手术;颈椎病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治疗,如牵引、理疗、药物,保守无效或脊髓受压严重则需手术。
日常应保持良好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肩部过度劳累,出现症状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