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病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乏力、黄疸、肝硬化等。
1. 腹痛:感染肝吸虫后,不少患者会出现腹部隐痛的症状,多为间歇性发作,疼痛部位通常在右上腹,因为肝吸虫寄生在胆管内,刺激胆管及周围组织,引发炎症,进而导致疼痛。
2. 腹泻:部分患者会有腹泻的表现,大便多不成形,次数较平时增多。这是由于肝吸虫影响了肝脏的正常功能,胆汁分泌和排泄异常,影响了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引起腹泻。
3. 乏力:患病后,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疲倦,活动耐力下降。因为肝吸虫感染导致肝脏受损,肝功能受到影响,身体的代谢和能量供应出现问题,使得患者容易感到疲惫。
4. 黄疸:随着病情发展,有些患者会出现黄疸症状,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因为肝吸虫破坏胆管,造成胆管梗阻,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胆红素反流入血,进而出现黄疸。
5. 肝硬化:长期严重的肝吸虫感染,可导致肝脏反复发生炎症和纤维化,逐渐发展为肝硬化。此时肝脏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会出现腹水、脾肿大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一旦怀疑感染肝吸虫病,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