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与赤茯苓在来源、外观、功效、炮制方法上存在不同。
1. 来源: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赤茯苓则是茯苓菌核的淡红色部分。二者虽同属茯苓菌核,但部位有别。
2. 外观:茯苓整体多为白色或淡棕色,质地坚实,表面较为光滑;赤茯苓因含有淡红色物质,颜色呈淡红色,外观上与茯苓的白色有明显区分。
3. 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常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等症状;赤茯苓偏于清热利湿,主要针对湿热所致的小便不利等情况。
4. 炮制方法:茯苓一般是取新鲜茯苓,洗净,蒸透,趁热切片,晒干;赤茯苓则是在茯苓加工过程中,将淡红色部分单独取出,再进行干燥等炮制处理 。
在日常使用中,无论是茯苓还是赤茯苓,都应依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选用。若有疾病需要使用,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随意用药,以免因药物不对症或用量不当,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