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与胃热在病因、症状、饮食偏好、舌象、脉象、治疗方法上存在不同。
1. 病因:胃寒多因过食生冷、外感寒邪,或脾胃阳气亏虚,寒自内生;胃热常因过食辛辣厚味、情志不舒化火,或外感热邪犯胃。
2. 症状:胃寒常见胃脘冷痛、得温痛减、口淡不渴,或口泛清水、呕吐清涎;胃热表现为胃脘灼痛、拒按、口臭、牙龈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3. 饮食偏好:胃寒者喜热饮热食,食用生冷食物后易不适;胃热者喜冷饮,进食寒凉食物可缓解不适。
4. 舌象:胃寒舌象多表现为舌淡苔白;胃热则舌红苔黄厚。
5. 脉象:胃寒脉象多弦紧;胃热脉象多滑数。
6. 治疗方法:胃寒治疗以温胃散寒为主,常用理中汤、香砂养胃丸等;胃热治疗以清胃泻火为原则,常用清胃散、牛黄清胃丸等。
日常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过食生冷辛辣。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若出现胃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