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有干咳、低血压、高血钾、肾功能损害、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1. 干咳:是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缓激肽、前列腺素等在体内蓄积,刺激呼吸道感受器所致。表现为持续性干咳,夜间或平卧时可能加重,严重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因无法耐受而停药。
2. 低血压:在用药初期容易出现,尤其是在剂量过大、患者血容量不足或同时使用其他降压药物时。可导致头晕、乏力、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活动。
3. 高血钾:该类药物可减少醛固酮分泌,使钾离子排出减少,从而引起血钾升高。高血钾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尤其对于肾功能不全或同时服用保钾利尿剂的患者更易发生。
4. 肾功能损害:少数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肾功能恶化,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这可能与药物引起的肾灌注减少有关,原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发生风险相对较高。
5. 血管神经性水肿:属于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可累及面部、口唇、舌、声门等部位,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严重时可导致气道梗阻,危及生命。
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时,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血钾、肾功能等。一旦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