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在骨科中较为普遍,由于长时间的慢性劳损而发病,从而侵害到腱鞘部位的健康。病发期间局部的囊性肿块产生酸胀感,且会影响到病人的正常活动。我们应当掌握腱鞘囊肿的知识,一旦发病可通过中医方法治疗,下述带大家了解腱鞘囊肿的中医治疗措施。
中医在治疗腱鞘囊肿方面疗效显著,医生多推荐中医方剂治疗,坚持服用中医方剂可改善腱鞘疼痛不适的表现,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但中医方面需要区分患者的实际情况,常用的治疗方剂如下:
1.针对外伤引发的腱鞘囊肿,可采用活血化瘀的方剂来治疗,从而起到瘀滞消散的疗效,常用方剂有疏经活血汤,药物成分为生地黄、苍术、川芎、桃仁、当归、茯苓、白芍、牛膝等,以上药物加水后煎煮,将煎煮好的药液分为两次服用,一日用药两次即可。
2.对于虚寒所导致的腱鞘囊肿,方剂方面可选用当归四逆汤,组成药物包括甘草、通草、桂枝、细辛、当归、白芍药、大枣等,以上药物合用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疗效,患者应当规范用药。用药期间患者不宜碰生冷的食物,更不能饮用冰凉的茶饮等,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3.部分患者因劳损而发病,对此可采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黄、泽泻、牡丹皮、山茱萸、山药、茯苓等。用药过程中,患者应当适当休息,切记不可以劳累过度。
中医对于腱鞘囊肿疗效显著,改善腱鞘疼痛等表现,且能减少较多的药物副作用。提醒大家要重视腱鞘部位的健康,生活中应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尽早做好预防工作。尤其是在工作时,不宜从事超出身体负荷的工作,以免增加身体负担,引发腱鞘囊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