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清脚踝疼是扭伤还是痛风可从发病原因、疼痛特点、症状表现、血尿酸水平、影像学检查等方面判断。
1. 发病原因:扭伤通常有明确的外伤史,如行走时不慎崴脚、运动中脚踝过度扭转等,因外力作用导致关节周围韧带、肌肉等软组织损伤。痛风多由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致使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部位引发炎症,常与饮食中高嘌呤食物摄入过多、饮酒等因素有关。
2. 疼痛特点:扭伤疼痛多在受伤瞬间出现,初始疼痛剧烈,随后逐渐缓解,活动时疼痛加剧,尤其是扭转或承重时。痛风疼痛起病急骤,常在夜间或清晨突然发作,疼痛程度较重,呈刀割样、撕裂样,疼痛高峰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3. 症状表现:扭伤后脚踝局部会迅速出现肿胀,皮肤可能有瘀斑,关节活动受限,严重时无法正常行走。痛风发作时,除疼痛、肿胀外,关节表面皮肤可发红、发热,有时可见痛风石形成,表现为关节周围隆起的黄白色赘生物。
4. 血尿酸水平:扭伤患者血尿酸一般在正常范围内。痛风患者在发作期血尿酸水平常明显升高,但部分患者在间歇期血尿酸也可能正常,需多次检测综合判断。
5. 影像学检查:扭伤通过X线、CT等检查可发现软组织肿胀,有时能看到韧带损伤迹象。痛风通过超声检查可发现关节内尿酸盐结晶沉积,X线可见关节骨质破坏等特征性表现。
日常要注意合理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控制体重,适当运动,避免关节过度劳累和损伤。若脚踝疼痛持续不缓解或频繁发作,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