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宝宝牙齿痛可能是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龈发炎、牙外伤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补牙、根管治疗、药物治疗、局部处理等。
1. 龋齿:若宝宝口腔卫生不佳,牙齿表面的细菌会利用食物残渣产酸,腐蚀牙齿形成龋洞,进而引发疼痛。对于浅龋和中龋,通常去除龋坏组织后用补牙材料进行填充;深龋接近牙髓时,可能需先进行安抚治疗,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补牙。遵医嘱使用氟化钠甘油糊剂、氟保护漆、氢氧化钙糊剂,可起到防龋、保护牙髓的作用。
2. 牙髓炎:多由龋齿未及时治疗,细菌感染牙髓所致。急性牙髓炎疼痛剧烈,夜间加重。一般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消毒根管后进行充填。治疗过程中,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甲硝唑片、布洛芬混悬液,以消炎、止痛。
3. 根尖周炎:牙髓炎进一步发展,炎症扩散到根尖周组织引起。表现为牙齿咬合痛、牙龈红肿等。同样需进行根管治疗,消除根尖周炎症。同时,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奥硝唑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疼痛与炎症。
4. 牙龈发炎:宝宝刷牙不彻底,食物残渣堆积在牙龈边缘,刺激牙龈引发炎症。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疼痛。要指导宝宝正确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儿童专用漱口水。遵医嘱使用碘甘油、康复新液、西帕依固龈液,促进牙龈炎症消退。
5. 牙外伤:宝宝活泼好动,玩耍时可能摔倒导致牙齿受伤。轻度牙外伤可进行局部处理,如清洁、止血;若牙齿折断或松动,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复位固定、根管治疗等。治疗后,遵医嘱使用罗红霉素颗粒、双氯芬酸钠肠溶片、云南白药粉,促进恢复、减轻疼痛。
日常要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减少甜食摄入,定期带宝宝到口腔科检查牙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