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烧伤可能是电流接触、电弧高温、静电放电、雷击、漏电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脱离电源、创面处理、防治感染等。
1. 电流接触:人体直接接触电流,电流通过身体造成损伤。当发生这种情况时,要迅速切断电源,使伤者尽快脱离电流的持续伤害。若衣物着火,应立即扑灭。对于较轻的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涂抹湿润烧伤膏、磺胺嘧啶银乳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均需遵医嘱用药等促进愈合。
2. 电弧高温:电弧产生的高温可瞬间灼伤皮肤和深部组织。首先要远离电弧源,避免二次伤害。对创面进行清洁,去除坏死组织,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夫西地酸乳膏预防感染,同时给予营养支持促进恢复。
3. 静电放电:在特定环境下,静电积累后放电可能导致电烧伤。尽快消除静电源,对烧伤部位进行冷敷缓解疼痛。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洛索洛芬钠片均需遵医嘱用药减轻疼痛,之后按常规烧伤处理创面。
4. 雷击:强大的雷电击中人体造成严重损伤。迅速将伤者转移至安全地带,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创面处理同一般电烧伤,同时密切观察伤者生命体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阿奇霉素分散片预防感染。
5. 漏电:电器漏电接触人体引发电烧伤。立即关闭漏电电器电源,对烧伤处进行冲洗和消毒。可遵医嘱外用康复新液、复方黄柏液涂剂、紫草油促进创面修复,根据情况进行包扎。
电烧伤后要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受压和摩擦。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恢复。密切关注创面变化,若出现红肿、渗液、发热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