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椎骨疼痛可能由外伤、久坐、腰椎间盘突出、骶髂关节炎、尾椎骨肿瘤等引起。
1. 外伤:日常活动中,不慎摔倒时臀部着地,尾椎骨直接受到撞击,容易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甚至尾椎骨骨折。这种情况下,受伤部位会立即出现疼痛,且疼痛较为剧烈,活动或按压时疼痛会明显加剧。
2. 久坐:长时间保持坐姿,尤其是坐在硬板凳上,尾椎骨持续受到压迫,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会引起尾椎骨周围的肌肉、韧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进而出现疼痛症状,一般在起身活动后疼痛会稍有缓解。
3.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发生退变、损伤等,髓核突出可能会压迫周围神经,当压迫到支配尾椎骨区域的神经时,就会引起尾椎骨部位的疼痛,同时可能伴有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
4. 骶髂关节炎:骶髂关节由于年龄增长、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出现炎症,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可能会累及尾椎骨,导致尾椎骨疼痛,疼痛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5. 尾椎骨肿瘤:虽然相对少见,但尾椎骨部位也可能出现原发性肿瘤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此。肿瘤会破坏尾椎骨的骨质结构,引起疼痛,这种疼痛往往逐渐加重,还可能伴有局部肿块、身体消瘦等症状。
尾椎骨疼痛原因多样,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久坐,适当活动。若因外伤导致疼痛,应注意休息,避免二次损伤。听从医生建议进行相应治疗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