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皮肤可能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冻疮样病变、紫癜等症状。
1. 红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部分患者皮肤可出现红斑表现。红斑大小、形态不一,可散在分布于身体各处,比如四肢、躯干等部位。通常边界可能相对清晰,颜色多为淡红色至鲜红色不等,有的红斑可能伴有轻微瘙痒感,有的则无明显自觉症状。
2. 丘疹:皮肤上会出现突出于皮肤表面的小丘疹,一般呈针头至米粒大小。这些丘疹可能孤立存在,也可能密集分布,质地可软可硬,颜色可与周围皮肤相近或略深,部分患者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3. 水疱:少数患者皮肤会出现水疱,疱液清亮,大小不一。水疱可单个或多个出现,常见于手部、足部等部位,可能伴有疼痛或瘙痒,破溃后要注意预防感染。
4. 冻疮样病变:部分患者皮肤会出现类似冻疮的表现,多发生在肢体末端,如手指、脚趾等部位。皮肤呈现紫红色斑块,边界不太清晰,遇热时可能会有瘙痒或胀痛感。
5. 紫癜:表现为皮肤出现紫红色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可发生于全身各处皮肤,但以四肢较为常见,通常没有明显的疼痛或瘙痒感,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血管通透性改变等因素引起。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皮肤症状表现多样。若出现上述皮肤症状且有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日常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以免破损感染,同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