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不造血会出现贫血、感染、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骼疼痛等症状。
1. 贫血:骨髓不造血时,红细胞生成减少,导致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氧气供应。患者常感到乏力、头晕、耳鸣、失眠、记忆力下降、面色苍白等,严重时会出现心慌、气短,活动后症状加剧,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
2. 感染:白细胞是人体抵御病菌的重要防线,骨髓不造血使白细胞生成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患者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且感染难以控制。
3. 出血: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骨髓不造血导致血小板减少。患者皮肤会出现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也较为常见,严重时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4. 肝脾淋巴结肿大:部分骨髓不造血的患者会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现象,这是由于身体免疫系统试图代偿,淋巴细胞等异常增生积聚在这些部位,可在体表触摸到肿大的淋巴结,腹部检查可能发现肝脏、脾脏增大。
5. 骨骼疼痛:骨髓不造血可能引发骨髓腔内压力变化,刺激神经引起骨骼疼痛,常见于胸骨、肋骨、四肢长骨等部位,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酸痛或剧痛,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休息。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染,保持个人卫生。饮食上多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