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从症状表现、发病机理、舌象脉象、面色形态、对冷热的耐受等方面来确定是阳虚还是阴虚。
1. 症状表现:阳虚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精神萎靡、小便清长、大便溏薄等;阴虚则常见为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等。
2. 发病机理:阳虚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体虚等,导致体内阳气亏损,温煦功能减弱;阴虚常因热病之后、房事不节、过服温燥之品等,致使体内阴液亏虚,虚热内生。
3. 舌象脉象:阳虚者舌象多表现为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脉象多为沉细无力;阴虚者舌象常见舌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
4. 面色形态:阳虚者面色多苍白或萎黄,形体多偏胖,且肌肉松软;阴虚者面色多潮红,形体多偏瘦,且较为烦躁多动。
5. 对冷热的耐受:阳虚者特别怕冷,喜欢温暖的环境,添衣加被后症状可缓解;阴虚者则怕热,喜欢凉爽的环境,常感觉燥热不适。
确定是阳虚还是阴虚需要综合多方面判断。日常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合理饮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食材和运动方式。若难以准确判断或症状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