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史采集、体征检查等。
1. 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常以高热、寒战起病,体温可在数小时内升至 39℃ - 40℃,呈稽留热型。伴有咳嗽、咳痰,初期为少量黏液痰,之后可转为铁锈色痰,这是大叶性肺炎较为典型的痰液表现。还会出现胸痛,多为刺痛,随呼吸或咳嗽加重,部分患者可伴有呼吸困难。
2. 影像学检查:胸部 X 线早期可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或受累的肺段、肺叶模糊阴影。实变期可见大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在实变阴影中常可见透亮支气管影,即空气支气管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胸部 CT 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形态及有无并发症等。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核左移,伴有中毒颗粒。痰涂片可见大量革兰阳性球菌,痰培养可发现肺炎链球菌等病原菌,对明确病原体及指导抗生素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4.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近期有无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等诱因,询问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大叶性肺炎的发病原因。
5. 体征检查:早期肺部可无明显体征,或仅有呼吸音减低和胸膜摩擦音。实变期可有典型的肺实变体征,如触觉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支气管呼吸音等。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
大叶性肺炎诊断明确后,患者需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饮食上应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要严格按照医嘱规律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确保治疗的完整性,促进病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