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核的功效与作用有化痰止咳、疏肝行气和利水消肿。枇杷核可以内服入煎剂,适量,也可以外用研磨调敷,具体作用分述如下:
1.化痰止咳:枇杷核味苦、平,入肺经,苦能泄降气逆,治疗肺气上逆之咳嗽痰多尤为适宜,用于此功效时可以5~6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捣碎,煎汤,适量,加少量糖,每日服用。
2.疏肝行气:枇杷核能入肝经,疏肝行气,可用于有情志不舒、胸闷、两胁疼痛等与肝气郁结所致的疾病。对于此功效的用法建议以枇杷干种子为末,调热酒敷患处,热酒有助行气之功效。比如枇杷核可以治疗瘰疬,瘰疬是中医病名,相当于现代临床所说的淋巴结核病,瘰疬的病因与结核分枝杆菌的侵袭有关,同时也和情志因素有关。
3.利水消肿:肺为水之上源,肺主宣发肃降,枇杷核味苦能泄降气逆、燥湿,所以用于治疗肺气宣发肃降之功能异常,无法正常敷布水液所引起的全身水肿。
除以上相对常见作用外,枇杷核还有治疗疝气、通利骨节等作用,食用时要注意内服不宜过量,过量内服会中毒,甚至死亡,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