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的急性炎症。
急性骨髓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发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其致病菌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乙型链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感染途径主要有血源性、创伤后和邻近感染灶蔓延三种。血源性骨髓炎是最常见的类型,多发生于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后,细菌经血液循环传播至骨骼部位而发病。创伤后骨髓炎则是由于开放性骨折或骨折手术后,伤口感染引起的。邻近感染灶蔓延所致的骨髓炎,如脓性指头炎引起的指骨骨髓炎等。
急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寒战、局部疼痛、红肿等。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转为慢性骨髓炎,导致骨骼破坏、畸形、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一旦怀疑患有急性骨髓炎,应立即进行抗感染治疗,并根据病情进行手术引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以预防急性骨髓炎的发生。如果身体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同时,对于创伤性伤口,要进行妥善的处理和护理,防止感染。关注身体健康,积极预防疾病,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