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的眼睛昨天突然很怕光,还流眼泪,看东西不是很清楚。去眼科医院检查,发现我患有葡萄膜炎。前天睡觉时视力还是没问题的,而且我每天都是很早就睡觉的,怎么一起来就说患了葡萄膜炎呢。
希望得到的帮助:葡萄膜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葡萄膜炎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外邪侵袭,或有内热;多与肝、肾、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肝为多气多血之脏,肝主疏泄,肝开窍于目,肝经风热或肝郁化火,热邪上扰,灼伤眼仁,或嗜好肥甘厚味,酿成脾胃湿热,热邪上蒸于目,熏灼瞳仁,或素体阴虚,病久伤阴,肝肾阴亏,虚火上炎,目睛受损,或由眼部邻近组织病变波及眼内脉络致使气血瘀积。血循环障碍而致病。
葡萄膜炎的发病原因和机制相当复杂,涉及有外伤感染,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主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1、感染性:由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寄生虫等病源体感染所致。
2、非感染性:又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
(1)外因性原因:是由外界致病因素所致。
①感染性:如细菌、真菌等经外伤或手术创口直接进入眼内,易引起化脓性炎症。
②非感染性:如机械性、化学性和热烧伤等均可引起葡萄膜炎,往往伴有眼部其他改变。
(2)继发性原因:是其他疾病继发引起的眼部葡萄膜炎症。
①邻近眼组织炎症的蔓延,如严重的角膜炎或巩膜炎可引起虹膜睫状体炎。
②眼内毒素或刺激物的反应,如失明萎缩变性的眼球、长期视网膜脱离、眼内反复陈旧性出血以及恶性肿瘤坏死都可引起葡萄膜炎。
(3)内因性原因:
①感染性:病原体或其产物通过血行播散,从身体其他部位进入眼内,例如有明显感染灶的转移或发生于感染源已清楚的疾病过程中。如结核、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细菌感染或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或弓形体病等原虫感染,以及蛔虫、囊虫等寄生虫感染等都可能引起葡萄膜炎。
②非感染性:很多内因性葡萄膜炎检查不出病原体,往往有免疫异常表现。如晶体源性葡萄膜炎、交感性眼炎、Fuchs虹膜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中间葡萄膜炎等,或伴有全身病如风湿病性关节炎的前葡萄膜炎、Vogt-小柳-原田氏病、Behcet病、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结节病等。
葡萄膜炎指的是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的炎症;虹膜和睫状体的血液供给同为虹膜大环,故二者经常同时发炎,而总称为虹膜睫状体炎。如果脉络膜也同时发炎,则称为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的眼病,种类繁多,病因相当复杂,治疗不当可导致失明,在致盲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重视。由于其发病及复发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故其预防无从着手,治疗效果也很不理想。因此,寻求合理而有效的治疗药物,已成为眼科领域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临床诊断
一、前葡萄膜炎
1、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
2、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
3、房水混浊、角膜后有沉着物,甚则前房纤维渗出或前房积脓。
4、虹膜肿胀,纹理不清,瞳孔后粘连。
5、伴见全身病变表现。
二、后葡萄膜炎
1、视力严重下降,视力减退程度取决于病变部位和玻璃体混浊的程度。如发生在黄斑部,严重影响视力。
2、闪光感,为炎症引起的视网膜刺激症状。
3、视力变形,为水肿或渗出导致视网膜、视细胞排列紊乱所致。
4、眼底检查:可见多处渗出灶,网膜水肿及眼底出血;晚期病人可见眼底色素沉着,晚霞状眼底,瘢痕,增殖性改变,以及网膜下新生血管。
三、全葡萄膜炎
当虹膜、睫状体及脉络膜同时或先后发生炎症时,称为全葡萄膜炎。
葡萄膜炎的病症分类:
1.病因分类
按病因可将其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前者包括细菌、真菌、螺旋体、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起感染;后者包括特发性、自身免疫类、风湿性疾病、创伤性、伪装综合征等。
2.病理分类
可分为肉芽肿性和非肉芽肿性葡萄膜炎。以往认为肉芽肿性葡萄膜炎主要与病原体感染有关,而非肉芽肿性与过敏有关。实际上,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均可引起两种类型的炎症,并且一些类型的葡萄膜炎,有时可表现为肉芽肿性,有时又可表现为非肉芽肿性炎症。
3.解剖分类
是国际葡萄膜炎研究组(1979)制定的分类,并得到国际眼科学会的认可,是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法。此法将葡萄膜炎分为前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同时,还对病程进行了规定,小于3个月为急性,大于3个月为慢性。
1、前部葡萄膜炎(anterior uveitis)包括虹膜炎、前部睫状体炎,虹膜睫状体炎三种。
2、中间葡萄膜炎(intermediate uveitis)炎症累及睫状体平坦部、周边部视网膜、玻璃体基部。
3、后部葡萄膜炎(posterior uveitis)炎症累及玻璃体膜以后的脉络膜、视网膜组织。
4、全葡萄膜炎(panuveitis)指前部、中间、后部葡萄膜炎的混合型。
以上是对“葡萄膜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前葡萄膜炎是一组累及虹膜和(或)前部睫状体的炎症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3种类型,即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和前部睫状体炎。那么,前葡萄膜炎的病因是什么?
前葡萄膜炎的病因和类型有许多种,如与HLA-B27抗原相关的急性前葡萄膜炎,伴有全身性疾病的前葡萄膜炎,全身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前葡萄膜炎,局部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前葡萄膜炎,免疫应答所致的前葡萄膜炎,与交感神经和血管功能紊乱有关的前葡萄膜炎,眼内肿瘤所致的伪装综合征以及特发性前葡萄膜炎等。
根据炎症的持续时间,前葡萄膜炎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前葡萄膜炎发病急,消退快;慢性前葡萄膜炎则发病隐匿,有时在发病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被患者所察觉,但有些慢性炎症则是由急性炎症转化而来,急性前葡萄膜炎与慢性前葡萄膜炎的病因有明显不同,与HLA-B27抗原相关的前葡萄膜炎,强直性脊椎炎伴发的前葡萄膜炎,Behcet病性前葡萄膜炎等为急性前葡萄膜炎。
后葡萄膜炎又称脉络膜炎,因脉络膜和视网膜邻接,脉络膜发炎时,往往波及视网膜,所以又称为脉络膜视网膜炎。脉络膜炎的特点是不出现疼痛,有视力下降及明显眼前黑影。后葡萄膜炎是一组累及脉络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和玻璃体的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包括脉络炎、视网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网膜脉络膜炎和视网膜血管炎等。那么,后葡萄膜炎的病因是什么?
根据病因和相关疾病,后葡萄膜炎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感染性,另一类为非感染性,前者又可分为病毒感染,细菌和螺旋体感染,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后者则又可分为与全身性疾病相关的后葡萄膜炎,单纯后葡萄膜炎和伪装综合征3类。
在感染性后葡萄膜炎中,20世纪初曾作为主要病因的结核和梅毒目前已不多见,但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人数增多,结核作为一种机会感染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机会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所引起的视网膜炎也日益增多,随着免疫抑制药在一些特定人群中的应用,真菌性眼内炎也时有发生,我国眼弓形虫病与欧美国家相比,发生率非常低,尽管在我国文献中时常有眼弓形虫病的报道,但是这些报道均是基于血清学检查,并未进行眼内液抗弓形虫抗体测定,因此,其诊断有很大的疑问。
葡萄膜炎的病因如下:
感染性因素
? 内源性:由身体其它部位感染引起。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 外源性:有眼外伤、手术等使病原体直接侵入局部。
非感染性因素
? 内源性:对变性组织、坏死组织的免疫反应所至,是葡萄膜炎的主要原因。
? 外源性:由各种物理或化学损伤所致。
葡萄膜炎的治疗如下:
局部治疗
? 散瞳:阿托品或复方脱品酰胺
? 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眼药水,或结膜下注射治疗。
全身治疗
? 类固醇激素口服:泼尼松
? 前列腺素抑制剂:如消炎痛
? 抗生素:对源于结核、梅毒和钩端螺旋体的葡萄膜炎进行相应治疗。
并发症治疗
? 继发性青光眼:先降眼压,炎症控制后,手术治疗;
? 并发性白内障: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