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的治疗方法通常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康复锻炼、手术治疗等。
1. 物理治疗:对于筋膜炎患者,物理治疗是常用手段。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紧张的筋膜放松,缓解疼痛与僵硬感,比如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患处,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按摩可改善肌肉痉挛状态,减轻筋膜压力,由专业人员进行揉、捏、按等手法操作。红外线照射利用热效应,深入组织,起到消炎、止痛作用,每周进行 3 - 5 次。这些物理方式能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改善局部状况,从而缓解筋膜炎症状。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筋膜炎治疗中也很关键。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能抑制体内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遵医嘱每次 0.3 - 0.6 克,每日 3 - 4 次。双氯芬酸钠肠溶片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达到消炎止痛效果,遵医嘱口服,每次 25 毫克,每日 3 次。外用的云南白药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直接贴于疼痛部位,能使药物经皮肤渗透发挥作用,遵医嘱使用。药物从内外两方面作用,减轻筋膜炎引发的炎症与疼痛。
3.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筋膜炎有独特优势。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运行,疏通经络,缓解疼痛,选取阿是穴、血海、足三里等穴位,由专业中医师操作,一般每周进行 2 - 3 次。拔罐能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将罐体吸附在疼痛部位,每次留罐 10 - 15 分钟,每周 2 - 3 次。中药熏蒸利用中药蒸汽的温热和药力,渗透肌肤,起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作用,常用药材有乳香、没药、木瓜等,遵医嘱进行熏蒸治疗。中医方法从整体调节人体气血经络,对筋膜炎有较好疗效。
4. 康复锻炼:康复锻炼有助于筋膜炎恢复。适当的拉伸运动可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减少筋膜与肌肉之间的摩擦,如进行腰部、颈部等部位的伸展动作,每个动作保持 15 - 30 秒,重复 3 - 5 组。力量训练能增强肌肉力量,稳定关节,减轻筋膜负担,例如小飞燕、平板支撑等动作,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为受损的筋膜提供充足营养,每周进行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康复锻炼从根本上改善肌肉筋膜功能,促进恢复。
5.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筋膜炎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能直接切除病变的筋膜组织,解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出血等。术前需进行全面评估,术后要做好护理,预防并发症。手术治疗是在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时的一种选择,旨在彻底解决筋膜炎带来的严重问题。
筋膜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防止病情加重。注意保暖,尤其是患病部位,寒冷刺激可能诱发疼痛。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进行康复锻炼等,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身体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