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活动性肝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抗病毒治疗、肝移植手术等方法应对。
1. 一般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肝脏负担。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且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蔬果、瘦肉、鱼类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肝脏消化负担。同时要戒烟戒酒,防止有害物质损伤肝脏细胞,利于肝脏功能恢复。
2. 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片可抗炎、抗过敏,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水飞蓟宾胶囊能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可促进肝细胞膜再生,改善肝脏代谢功能,对慢性活动性肝炎受损肝细胞修复有积极作用。
3. 免疫调节治疗: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肝炎病毒的免疫清除能力。使用免疫调节剂,可纠正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免疫系统紊乱状态,使免疫系统更好地识别和清除病毒,减轻免疫反应对肝脏的损伤,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促进肝脏功能恢复。
4. 抗病毒治疗: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替诺福韦酯胶囊、干扰素α注射液。恩替卡韦分散片能抑制乙肝病毒多聚酶,阻断病毒复制;替诺福韦酯胶囊可抑制逆转录酶,减少病毒数量;干扰素α注射液能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毒蛋白,干扰病毒复制,降低病毒载量,减轻肝脏炎症,延缓慢性活动性肝炎进展。
5. 肝移植手术:对于病情严重、肝脏功能严重受损且经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肝移植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植入健康肝脏,替代已严重受损无法正常工作的肝脏,可从根本上解决肝脏功能衰竭问题,使患者肝脏功能恢复正常,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进行舒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载量等指标,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严格按照医生嘱咐进行治疗,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