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症状表现、血液检查指标、家族病史、特殊体征、生活习惯等方面判断是否贫血。
1. 症状表现:贫血时身体各组织器官因缺氧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常见的有乏力,日常活动就易感到疲倦;头晕,可能在起身、行走时发作;心慌,心脏为满足身体供血需求加快跳动;气短,轻微活动就呼吸急促;皮肤苍白,包括面色、睑结膜、甲床等部位颜色变淡。
2. 血液检查指标:血常规是重要检查手段,血红蛋白浓度低于参考范围是贫血重要标志,不同性别和年龄段参考值有差异;红细胞计数减少也提示贫血可能;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能辅助判断贫血类型。
3. 家族病史:某些遗传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若家族中有相关病史,个体患贫血风险增加,需重点关注。
4. 特殊体征:部分贫血患者有特殊体征,如缺铁性贫血可能出现匙状甲,指甲变薄变平甚至凹陷;巨幼细胞贫血可能有舌炎,舌头红肿、疼痛、味觉减退。
5. 生活习惯:长期素食、过度节食、月经过多、慢性疾病等因素易导致贫血。长期素食可能缺乏铁、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月经过多会导致铁丢失过多;慢性疾病如胃溃疡、慢性肾病影响造血功能。
若怀疑贫血,应及时就医检查。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丰富食物,如肉类、蛋类、绿叶蔬菜等。有慢性疾病要积极治疗,定期体检监测血常规指标,以便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