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诊断依据包括血常规、血清铁及铁蛋白测定、叶酸和维生素B12测定、骨髓穿刺检查、特殊检查等。
1. 血常规:血常规是诊断贫血的基本检查,通过测定血红蛋白Hb浓度来确定是否贫血及贫血的程度,同时还能了解红细胞的数量、形态、大小等参数,初步判断贫血的类型,如小细胞低色素性、正细胞正色素性、大细胞性贫血等。
2. 血清铁及铁蛋白测定: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血清铁蛋白降低,提示缺铁性贫血。血清铁蛋白是反映体内铁储备的敏感指标,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3. 叶酸和维生素B12测定: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有助于诊断巨幼细胞贫血。维生素B12缺乏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症状,通过测定其水平可明确病因。
4. 骨髓穿刺检查:对于不明原因的贫血,骨髓穿刺检查可了解骨髓造血细胞的增生情况、细胞形态等,有助于明确贫血的病因,如判断是否存在造血异常、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
5. 特殊检查:如自身抗体检测、血红蛋白电泳、基因检测等,用于诊断一些特殊类型的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遗传性贫血等。
贫血的诊断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检查结果。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若出现贫血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血常规等指标,以监测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