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工作或者做家务的时候,手难免会不小心受伤,受伤之后一定要及时处理。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容易导致感染,从而出现手肿、发红、有分泌物流出等症状,对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那么外伤感染后手肿怎么办?

1.冰敷患处。受到外伤之后出现肿胀的现象,可以用冰块冷敷患处。如果没有冰块,也可以将毛巾用冷水浸湿,拧至半干,轻轻的敷在肿胀的地方。能够减少血液渗出,缓解肿胀,减轻疼痛。
2.热敷患处,在手受伤24小时后可以用热毛巾敷患处,这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淤血消散,减轻肿胀。
3.将手抬高。手受到外伤之后肿了可以将受伤的手抬高,这样能够有效减轻肿胀。
4.去医院就诊。通过以上方法处理伤口,伤口仍然肿胀,应当去医院就诊,由医生根据感染的情况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完伤口之后,需要口服或者静脉时用抗炎的药物来消除感染的情况。
5.清创换药。要根据伤口的感染情况进行换药,一般每天换药一次或者两次。
6.不要随意动伤口。包扎的伤口不要自行拆除或者移动,以免影响到伤口的愈合,引起细菌感染,导致伤口化脓。
7.避免接触水。手受到外伤之后要避免接触水,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以免感染加重,影响到伤口的愈合。
在日常生活中,外伤感染后手肿可以采取24小时内冰敷患处、24小时以后热敷患处、抬高患肢的方法来缓解手肿。如果症状如果有没有消失,就需要去医院就诊,进行消炎抗菌治疗,在治疗期间要避免接触水,不要随意拆除包扎的伤口,以免影响到伤口愈合。